欢迎访问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南炼校区)!
浏览数量:3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南炼校区 发布时间: 2022-05-25 来源:本站
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提升离不开教育科研,而课题研究则是实现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参与老师的理论水平,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能不断优化和完善教育手段,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老师们在专业化道路上笃行致远。5月25日上午,栖霞实验初级中学集团校在尧化校区召开了2022年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本次论证会主要就《基于智能作业平台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论证与研讨。
本次开题论证邀请到的专家有:南京师范大学刘建教授、南京市教科所何炳均副所长、南京市二十九中初中部胡松校长、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宝玉副校长。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陈国喜校长和李永进副校长以及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们均出席了本次论证会。会议由李永进副校长主持。
会议开始,由陈国喜校长致辞,对莅临指导的各位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同时,强调了课题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对课题开展的美好展望。
胡燕老师代表课题组从课题的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研究思路、实施方法等方面对课题进行了开题汇报。
首先,专家们一致认为,本课题紧扣时代背景,符合当下“新课标”与“双减”的实际需要,对课题内容的价值及现阶段课题的开展工作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李宝玉副校长强调:在课题研究中要将智能平台、作业设计、实施过程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将设计与实施的策略在研究目标中凸显出来;
胡松校长提议:加强作业设计具体方法的研究。并提出能否通过课题研究,对智能化平台功能进行改进,从而获得一个校本定制的平台。形成适用于本学校的功能性平台,以促进作业的管理。
何炳均副所长认为课题中可以增加一些与实施相结合的研究内容,完善智能作业平台的现状。建议使用平台时,要聚焦作业的数量、内容、形式、批改方式、及时纠错训练等方面内容。并强调实施内容既要连贯一体又不能交叉重复,实施过程最好进一步细化,并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可考虑师生共同参与设计而后进行实施,同时评价部分还需要更加科学合理,要完善学生的感性评价。
刘健教授则强调:课题组的研究重心需要多放在作业设计上,强调平台只是理论支撑,作业设计和策略才是研究的对象
本次课题论会,为本课题理清了研究思路,梳理了研究脉络,为本课题组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希望课题组成员们在专家的引领下能有所悟、有所进,能将本课题研究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