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南炼校区)!
浏览数量:1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南炼校区 发布时间: 2024-03-27 来源:本站
为了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给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2024年3月27日,青年教师沙龙在教科室的组织下如约进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为了配合市区第十三期个人课题和2024年市区规划课题的申报而开展。
第一部分是邀请康淑琛和刘玉芳两位老师为大家展示课题申报书并进行模拟论证,介绍她们的开题准备等工作。
康淑琛老师从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出什么、研究困惑等五方面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她重点强调本课题旨在新课标(2022版)课程育人要求为导向,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了解真实性学习、跨学科融合研究现状、本校跨学科融合现状,系统梳理初中信息科技新教材内容和真实性学习的特点、内涵、模式,初步形成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科技·文创”跨学科课例群整体架构:分析真实性需求、设计真实性任务、开发真实性学材、实施真实性活动、开展真实性评价五个部分。充分利用学校周边栖霞文化资源,拟开发相关信息科技与文创为主题的课例群,并对该课例群进行校本化探索(支持体系和实施路径),以期发挥跨学科课例群综合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热爱家乡文化,最终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
刘玉芳老师作《“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初中语文跨学科微写作实践研究》的开题汇报。刘老师代表课题组从课题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出什么以及研究中的困惑五个方面展开汇报。专家们一致认为,本课题紧扣时代背景,符合当下“新课标”和“双减”的实际需求,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及现阶段课题的开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部分是专家点评,首先是刘主任点评两位老师的开题报告,刘主任先指出两位老师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逻辑性不强,侧重点不对,并给他们提出解决方法。刘主任指出,课题概念界定明确,但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等板块需要再明晰,研究逻辑要更精准到位。
之后由苏校点评,苏校认为,两个课题聚焦“生活·实践”教育理论下的跨学科学习,符合当下时代特征,尤其是要深入研究我们栖霞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将教育家精神发扬光大,在研究实践和研究理论上都要有所创新和发展,切合我校校情,展开贴近学生的生活化教学实践。同时也鼓励要求我们其他青年教师认真学习。
最后,刘主任给大家分享了专家提出的做好课题研究的十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