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南炼校区)!
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南炼校区 发布时间: 2025-04-10 来源:本站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推动教育领域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积极响应中共南京市栖霞区委组织部号召。4月10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中学正高级物理教师李鸿彬走进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华侨城学校,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宣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题宣讲,实验初中南炼分校所有老师一起线上参与了此次活动。
坚守育人初心:从三尺讲台到国家建言 李鸿彬老师深耕教育战线36年,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以“课比天大”的执着诠释教育者的使命。作为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连续多年围绕教育减负、科学教育、职业教育等议题建言献策,多份建议被教育部采纳并推动政策落地。 宣讲会上,李鸿彬老师结合自身履职经历,深度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员负责人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以及看望政协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着重强调教育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地位。他强调:“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但园丁要做的不仅是等待,更要为每一朵花提供适合生长的土壤。” 科学教育赋能:培育未来创新人才 结合当下教育热点,李鸿彬老师指出,教育核心在于能力培养,优质教育应具包容性,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模式需从单纯知识传授向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转变,尤其要提升学生智慧,培育正确价值观。 立足南京教育现状,李鸿彬老师提出思考:学龄人口变化背景下,不同学段教育资源如何互通共享?民办教育如何找准定位?他建议教育工作者辩证施策,保证教育资源投入数量与质量;有序协同,精准投放资源;合理统筹政府与社会投入,形成教育合力。 “科学精神是创新的基石。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解题高手,更是能应对AI时代复杂挑战的开拓者。”他呼吁学校加强科学课程与跨学科融合,并通过“小手牵大手”行动,以学生带动家庭提升科学素养。 “ 教育者的眼睛既要看见试卷上的分数,更要望见未来的星辰大海。”李鸿彬老师的这句话,成为整场活动的点睛之笔。此次宣讲为师生带来全新教育理念与思考方向,为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