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南炼校区)!
浏览数量:8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南炼校区 发布时间: 2020-05-15 来源:本站
2020年5月13日晚6点半,2019-2020学年“每周一研”南枫知炼青年教师论坛第六期在教学楼3楼智慧教室如期举行。本次青年教师论坛由在刚落下帷幕的“栖霞区首届教科研素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袁阿潭老师带来参赛经验分享。苏晓辉副校长、刘青宏主任以及全体青年教师到场参加。
袁老师根据本次大赛的流程,就“理论笔试”、“主题演讲”和“论文代表作”三个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
模块一:理论笔试
就理论笔试而言,她用“专业”、“开放”、“鲜活”三个形容词来概括本次大赛的试题。大赛的选择题涵盖了栖霞区教科研常规工作、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可谓“专业”;大赛的简答题主要考察教师将专业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如“举例一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可谓“开放”;最后一题是课题设计题,要求教师以疫情之下开展的线上教学为背景,设计一个课题,可谓“鲜活”。
因此,袁老师强调,在准备大赛的理论笔试部分,要着重准备栖霞区教科研常规知识、了解经典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尤其要重视提升自己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并且,需要有至少申报过一次个人课题的经验。
模块二:主题演讲
本次大赛的演讲主题是“疫情之下,教师应当过怎样的教科研生活”,袁老师着重从自己的演讲稿《实践+思考+行动——我的教科研成长之路》的写作思路进行了分享。她建议,演讲要做到观点明确,佐证有力;结合自身教科研实际经验,既能有较高的立意,也有自己的独到观点;能将栖霞教科研“具身研究”、“适应科研”的特色与自己的专业发展经历相结合,并在结尾做一定的情感升华。
以她自己的演讲主题为例,她以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出发,强调教师要过好教科研生活务必要将“认知与行动”相结合,以“思考”为桥梁,将教育教学实践转化为教科研成果。在结尾处,她结合栖霞区新教育理念,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教师有了学生、课堂、教科研,三者缺一不可,才算是过上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模块三:论文代表作
就论文代表作评比而言,袁老师向各位青年教师强调,提交的参赛论文一定要符合大赛规定的论文格式,否则,就有可能拿不到名次,从而影响综合成绩。并且,应当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论文/案例写作能力的锻炼,力争创作一些优秀作品,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袁阿潭老师将参赛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醒各位今后要参加大赛的青年教师务必将笔试、演讲和论文三个模块做到同等重视,并且留心日常工作中每一次备课、上课、辅导学生的经验,适时的将其转化为教科研成果。勉励各位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级各项教科研活动,在栖霞区搭建的优质教科研平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苏晓辉校长对本次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各位青年教师务必要重视自己的专业成长,并预祝各位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科研大赛中再接再厉,取得佳绩。
图文编辑:袁阿潭
校审:李永进、刘青宏